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绿巨人曾差点断送李安的导演生涯。
上世纪90年代左右,漫威由于濒临破产将绿巨人版权卖给环球,世纪初立项并投入了足足1.37亿美元的成本(当时福克斯的《X战警》成本才7500万美元)请了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然而当年市场反响高开低走,1.32亿美元的成本最后只收获了2.4亿左右的全球票房,还遭到主流媒体的恶评无数,烂番茄影评人的评分勉强及格,爆米花指数仅仅29%。
究竟为什么评价如此糟糕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某些人不要因为风格感到新鲜过分宽容影片,这算作一次李安对类型片的挑战失败,李安是优秀的导演,但绿巨人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科幻动作电影,但李安并不甘心拍成一部纯商业影片,将其重心摆在了文戏方面,风险很高,而结果观众也并没有买帐。
影片中文戏武戏极不均衡,打戏过于敷衍。
记得李安在《卧虎藏龙》评论音轨里说,观众肯定会不习惯武侠片开头十五分钟竟然没有打斗。然而李安并不认为这是缺点,反而在绿巨人里发扬光大,电影总时长138分钟,班纳在第40分钟才正式开始变成浩克,而第一场正式的战斗竟然是在60多分钟以后,且打的是还是几只狗,场景又在黑夜,基本没有任何看头。
[动画表情]
最终决战同样相当敷衍,没有任何设计,单纯就是双方变个身,然后你抱我我抱你,我把你吸收,吸收完太饱了直接撑死,结束。
二、故事平衡没做好,节奏太慢
长达30分钟左右的前戏铺垫不仅琐碎,还险些让影片跑题;布鲁斯·班纳正式成为绿巨人后,每一次冲突节奏和张力都太平缓,视听冲击也达不到科幻特效大片的平均水准;莎翁话剧式的台词设计本来就不够有生活气息,李安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商业片模式显得格格不入,这还不像《卧虎藏龙》有东方武侠的意境可以中和这种突兀感。
节奏太拖沓,叙事断裂,太偏心理描述,动作戏太晚太弱不够刺激,要知道这不是卧虎藏龙,少年派那类电影,内心戏的过度呈现,失去了整部片子应该有的冲击力和爆发力。结尾“吸收人”老爸的部分没有被展示好,这一段可以很漂亮的打一阵子的,没想到落进水里伽马射线一来一下子又开始内心戏了...那些漫画式的分屏和画面切换根本无法让其成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漫画改编电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潮是致命伤。而李安试图努力加于片子的精神内核也在整体的游离形态中显得不堪一击。
三、意义不明的特效和分镜
李安在影片里采用了所谓的“漫画分镜”的表现方式,在单一画面中经常会看到类似漫画框的镜头插入,因此大银幕屡屡会被多组镜头所割裂。
但这个表现方式,只能说是相当的失败,因为电影与漫画是两个载体,在电影的镜头语言里,空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漫画式的分镜插入会破坏这个空间感,导致镜头的表现力大为减弱。
[动画表情] [动画表情]
大量分屏和变焦镜头、节奏不协调,转场方式刻意,全片无时不刻出现的杂七杂八的剪辑特效:漫画分屏、遮罩转场、无缝转场、色度泄露……这些剪辑特效不但无助于影片的叙事节奏和视听表达,反而更加凸显影片文本的四不像问题,而且在本应着重展示特效大场面的片段,花哨的转场更容易让观众出戏。
四、夹带私货,对漫画人物的理解错误
李安的习惯是非原创的就自己大改,一定要抛弃原著设定,《绿巨人》这部电影对比漫画改动幅度非常大。比如吸收人在原作只是一名普通的反派,但在影片里被改成是主角布鲁斯·班纳的父亲
李安显然是想从自己最拿手家庭伦理去挖掘浩克的深度。但这个方向其实完全不适合绿巨人这名英雄。
浩克当然有深度,他是漫威人气很高的角色,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但他的深度,从来都跟所谓的“父子关系”无关,而是跟班纳---浩克这两个意识(甚至是多个)彼此对立却又不得不共存有关。李安将绿巨人两种人格的困境变成家庭式(父子/父女/爱人)之间宿命式的纠结(相爱相杀),揣度出美国人的感觉但却生硬的加入自己的柔性,模糊的细腻感和东方味道与Hulk风格格格不入。
总结:仅以一部电影本身的标准来衡量,其实《绿巨人》并不算很差,只是输的不冤枉。但若果是以一部以浩克为主角的漫改电影的标准来看待,《绿巨人》就不能令人满意了。能看到李安的野心,但可惜李安真的不适合拍这种好莱坞大片,想要些许思辨的同时还想兼顾场面,最后顾此失彼,两边都不讨好。
只是观众看不懂吗?绝对不是,超级英雄不是不能走注重剧情的方向,不说《黑暗骑士》,就是X战警系列,守望者等都是商业、故事两面俱到的电影,叫好又叫座。即使后来的蜘蛛侠,钢铁侠,能让人记住的绝不只是炫目的特效场面,还有经典的剧情人设、记忆点强的设定和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重启“绿巨人”的《无敌浩克》即使有影响力更大的爱德华·诺顿和更炸裂的CG特效,口碑票房也不怎么好。
所以真不能怪观众只爱看打打打,李安是真没搞懂他拍的是什么,1999年李安执导的《与魔鬼共骑》就在票房上遭遇惨败,2019年李安也拍了一部商业大作《双子杀手》,而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同样相当一般。事实证明李安真不会拍超级英雄电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