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了。

商鞅变法失败的根部原因在于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和买卖,商鞅这一做法,鼓励了百姓重视农业,提高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迎合了新兴土地阶层的利益。但是,损害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加上,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更是引起贵族阶层的强烈不满。秦孝公时期,对商鞅变法十分重视和推崇,贵族阶层不敢轻易弹劾商鞅。秦孝公去世后,商鞅便遭到贵族阶层的围攻。

商鞅原是卫国人,氏公孙,因此又叫卫鞅、公孙鞅。他年轻时候爱好刑名之术,也就是法家那一套,学完了,去了秦国,托关系见到了秦孝公。第一次见秦孝公,他讲的是尧舜之帝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第二次,他讲的是汤武之王道,秦孝公还是没兴趣。第三次,他讲了春秋五霸的霸道,秦孝公兴趣来了,跟他谈论了一天一夜。然后就任用了他,命他采用霸道,变法强国。 帝道者,德行也。王道者,仁义也。霸道者,武力也。 三种方法,秦孝公选了最后一种。因为他觉得,凡是明君,谁不想活着的时候名扬天下呢,如果按照帝道和王道,就得等几百年之后,国家才会强大,老子实在是等不及了。还是最后一种粗暴直接爽快。

看官们,看到这里,要明白一个道理。阴阳平衡是到处存在的。秦孝公选择暴力,这就是秦国的基调,也是它命运的底色。以暴力立国,就会以暴力亡国。如果以帝道和王道立国,国家就会长久得多。当然,大部分野心家是不信这个邪的。 那么,就开始干吧。 商鞅很快就动手了。欲要吞并天下,必须强军。而想要强军,就得先改革军队制度。商鞅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一条耕战法,就是以耕养战,国中男子人人都是士兵,能种地,能打仗。敢打架斗殴的,都重刑伺候。想显摆力气,就到战场上去。这就是所谓的民怯于私斗,勇于公战。而且对于打仗的激励机制搞得很好,不仅废除了军官子弟的世袭制,还明确规定,凡是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的,不仅封爵位,自己家人也可以免赋税,这对于每一户秦民,都是莫大的鼓励。

所以人人争先恐后上战场,极少不愿意去的,也会被家人孤立冷对。所以六国之师叩关而攻秦,秦军一出他们就大败亏输,原因就是秦军打仗就相当于抢钱,而不是送命。这是实实在在的战争机器。 靠着商鞅的法度,秦国打造了一支虎狼之师,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国力也逐步攀升,很快就傲视东方诸国了。但是商鞅本人,不懂进退,秦孝公在位时,对他很信任,他立下莫大功劳的同时,得罪了秦国贵族。为了法令得到很好的实施,他甚至割掉了太子老师公子虔的鼻子。因此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告谋反,不得已与前来抓捕的官军力战,最后战死,尸首被拉回去五马分尸。

商鞅虽死,制度不变。秦国沿袭的还是他那一套,因此最终还是靠他的政策统一了天下。 至于张居正,明室主少母寡,国之权柄,全在他一人之手,虽为臣子,行使的却是天子权力。硬靠着自己的本事,将明朝这辆马车从泥沼里拉上来,走回正轨,续命几十年。因此称他为有明一代三百年第一政治家,毫不为过。而题主之所以把吴起、商鞅、张居正放在一起,问他们的下场,不就是因为这三人都是改革家,而吴起被分尸,商鞅被车裂,张居正死后几年被刨坟,儿子自杀,家人饿死,下场都很惨吗?

标签: 如何评价商鞅 商鞅变法 秦国制度 贵族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