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唱腔主要是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也就是所谓的“皮黄腔”,“西皮”唱腔的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二黄”唱腔的旋律色调暗淡、凝重、平静。
“西皮”唱腔的跳进音程较多,整体的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西皮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
“二黄”唱腔是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的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出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二黄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服饰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