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史书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史书是《尚书》,《尚书》简称“书”;《诗经》简称“诗”,这两本书合称叫做“诗书”。

《尚书》和《诗经》是春秋时期士大夫的通俗读物,孔子也教导弟子这两本书。《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的历史,以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方式记载。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通过这六种体例构成,那么这六种体例是什么意思呢?

典:这是历代君王治理国家所用的教规制度,大致相当于现代成文宪法。如《尧典》,《舜典》等。是尧舜执政言论和施政方针的记录。

谟:指的是策略,所谓:君有典,臣有谋。谟记录了大臣们对当前政治政策的建议和计划,以及他们对君王的建议和意见。例如,《皐陶谟》记录了大禹、伯益和对舜的建议和意见。

训:即训诫,通常是大臣给君主的劝解,如《伊训》,《太甲》等。

诰:即告知,使人知道,有告诫的意思。诰可以是给民众的,也可以写给神,也可以写给君王,这是一种广而告之的文体,就像后世的圣旨一样。比如《汤诰》。

誓:这是一个条文,一个誓言。通常用来警告人民,特别是给敌人下最后通牒。在攻击敌人之前,君主通常会宣誓声讨敌人的罪行,例如《甘誓》,《汤誓》。

命:命令。君王对大臣的命令,如《微子之命》,《王侯之命》。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对于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的言论,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源头,为后人修身、行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范本。它还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史料,如周公摄政、穆王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九州的古代地理描述。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也体现了“德治”和“民本”的思想。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商王暴虐无道,所以周公在告诫即将在商朝封地就职的康舒时,他好好照顾商朝遗民,慎用刑罚。如果有人犯了小罪,但不是过失而是惯犯,就必须被杀死;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是意外过失,可以免于死刑。这也反映了周公对刑罚适用的谨慎态度。

《资治通鉴》和《史记》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的史书中,《资治通鉴》和《史记》被称为“史学双璧”,绝对的龙头老大,不论你是研究历史,还是爱好历史,这两本都是必读书。

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名气大,所以,有的人就买下整套的精装版,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摆得整整齐齐的,不为别的,要的就是一种“文化气质”。

但是,你要知道,《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本书,也是有“气质”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看《资治通鉴》,什么样的人适合看《史记》,这是有讲究的,别弄错了,到时候气质没上来,反而成别人的笑柄了。

《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作者是司马迁,记载了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太初四年,3000年的历史,全书一共52万6千5百字。

《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时期,作者是司马光,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后周显德六年,1362年的历史,全书一共300多万字。

下面,我们就详细来说一下,这两本书的区别。

第一:出发点不同

《史记》是一本“民间著作”,别看司马迁是汉武帝的“太史令”,这本书,和他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司马迁的“个人作品”。

而且,这本书,是在司马迁死后,才由他的外孙子杨挥公开出版,最早的名字叫《太史公书》。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原本就是汉朝的太史令,从小教授司马迁《左传》、《国语》等内容。

有一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谈,本应该全权负责并参与。但是,很不巧,他生病了,没能去成,这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心病,不久就去世了。

临终前,司马谈告诉儿子:“我们家祖上就是周朝的太史令,写历史,是我们家祖传的事业,但是,由于战乱,很多历史典籍都被毁灭了,我们作为太史,如果不能把历史全部记录下来,就太遗憾了”。

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之后,意气风发,决定重新制定历法,抛弃沿用于秦朝的《颛顼历》,这事儿,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他公孙卿、壶遂、司马迁、侍郎尊等人一起讨论制定《汉历》。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司马迁一生的命运。

汉朝大将李陵,奉命率领五千起兵攻击匈奴,结果中了埋伏,最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司马迁就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为人忠孝,他只有五千人马,不敌匈奴大军,一定是他诈降,他肯定会想办法逃回来的”。

汉武帝姑且信了司马迁一回,派公孙敖去接李陵回来,没想到,遭到了李陵的拒绝,他是彻底投靠匈奴了,公孙敖回来添油加醋的一说,汉武帝气得把李陵全家都给斩了。

这下司马迁尴尬了,他为李陵辩解,有了通敌的嫌疑,汉武帝虽然饶了他一命,但是却对他实施了“宫刑”,这对男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太史令是没办法再干了,司马迁就回到老家,开始闭门著书,用了14年的时间,才写成了这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出发点就是为了将历史进行一个完整的梳理,为后人留下一个可以参考的“史学资料”。

《资治通鉴》是一本“官方著作”,由司马光担任总编,带领三名责任编辑刘恕、刘攽、范祖禹一起完成的,宋神宗看完后,觉得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

一开始,司马光只是写了战国和秦朝的历史,就是《资治通鉴》中的《周纪》和《秦纪》,起名叫《通志》,宋英宗看完觉得很好,就鼓励他继续编撰下去,给他弄了个办公室“崇文院”,配备了三个助手,朝廷拨出“专项资金”为司马光服务。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司马光又用15的时间,完成了从汉朝到五代十国之间的历史,最终定名为《资治通鉴》。

既然是朝廷出钱,那么,司马光就要为朝廷服务。

因此,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主要选取了历史中的政治,军事,民族变迁等,辅之以经济,文化,民俗等历史。

司马光是要通过这本书,为帝王们讲透历史的兴衰,王朝的更替,权谋的运用,以此,更好地巩固皇权的统治。

因此,《资治通鉴》是一本最好的“官场教科书”!

第二:两者的体裁不同

《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按照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分门别类地写,相当于“人物传记”,一个人物,单独一篇来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史记》总共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本纪,主要记载的是历代帝王,比如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

世家,主要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和汉朝的诸侯,勋贵们,比如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等。

列传,主要记载的一些重要的臣子,谋士的生平,比如苏秦列传,张仪列传,吕不韦列传,李斯列传等。

表,主要是司马迁对某段历史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比如三代世表,事儿诸侯年表,六国年表。

书,主要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受《史记》的影响,后来的历代史书,都采用了“纪传体”的写法,而史记,也成了“史书鼻祖”。

《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就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从前到后,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儿,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其中包括《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从这个分类中,我么可以看出来,司马光是有很强的“正统思想”的。

像秦汉隋唐这种大一统王朝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乱世,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如何确立主线,就看出司马光的政治倾向了。

比如,对于三国这段历史,司马光是以“曹魏”为正统,因此有了《魏纪》,南北朝时期,则选取了“南朝”作为正统,五代十国时期,选取了“五代”为正统。

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但是已经失传了,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春秋内容的就是《左传》。

《春秋》记载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是,也是最忠实于历史事实的,不掺杂任何史官的观点,感情,《左传》其实已经变味,他是对春秋的解读,里面有作者的个人理解。

《资治通鉴》那更是一道“大餐”,经过司马光精心的加工,调和,他把历史上的事件,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取出一些“治国安邦”的理论,供宋神宗学习和借鉴。

因此,《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的案头书,必读书!

第三:两者的内容来源不同

《史记》,记载的是从上古时期的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中间有3000年的跨度。

由于秦始皇烧毁了六国史书,秦末战乱,项羽一把火烧了秦王宫殿,因此,到汉初的时候,司马迁能看到的史书,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像《左传》,《国语》这种书,在秦始皇时期,都是要被焚毁的,是一些民间文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书藏到墙里,地下,坟里,到汉朝建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司马迁写史记,主要的参考资料就是《左传》、《国语》,另外就是大量的民间传说。

比如周以前的,黄帝,尧舜禹,夏商,这些内容,都是司马迁走访民间,从一些老人口中听来的,他回来后又加工整理,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史实"。

另外,关于烽火戏诸侯,到底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多方面印证了,这个事儿,不靠谱。

以前,我一直以为烽火戏诸侯,仅仅是一个故事,可能是某个戏曲里演的,但是,直到我看了史记以后,才发现,这个事儿,居然是史记记载的。

还有褒姒的身份,是一个宫女触碰了龙的唾液,“无夫而孕”,生下一个女婴,扔到了野外,被卖桑狐弓的夫妇收养了,取名叫“褒姒“,后来送给了周幽王。

这种类似于民间故事的传闻,在史记里有很多,估计司马迁也不会想到,他的《太史公书》会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所以,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反正是自己写着玩,爱谁谁!

如果说,《史记》就像是一个“野孩子”的话,那《资治通鉴》就是一个标准的“贵公子”。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手边有大量的史书可以参考,《汉书》、《三国志》、《唐书》等等。

除了十七部史书外,司马光还参考了其他杂史100多部,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不同的史料进行相互的印证。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

横跨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其中隋唐五代的历史,占据了40%。

历史上的一些盛世,比如“贞观之治”,都是司马光写的重点,因为他要从这些历史中,提取出宝贵的经验,供统治者参考。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史记》类似于现在的“自媒体’,内容庞杂又很随意,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资治通鉴》类似于现在的“官媒”,一言一行,都要讲政治,讲大局。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读一读史记,资治通鉴都没有问题,如果你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希望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那么可以看看资治通鉴。

标签: 中国最早的史书 春秋时期士大夫 资治通鉴 历史上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