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郭骏
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毗邻撒哈拉沙漠,新华社记者日前专程前往该州沙漠腹地,探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实地感受中国方案如何帮助尼日利亚应对荒漠化挑战。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区拍摄的一个受沙漠侵蚀的村庄。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资料图】
随着记者乘车离开卡诺州首府卡诺市的市区,道路两旁建筑物开始减少,眼前是大片黄色沙地,稀疏点缀着树木、草丛和农田。农田里的庄稼在烈日下叶片耷拉,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经过一些村庄时,还可看到路旁摆着一堆堆柴火。与记者同车的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负责人奥马尔·丹拉迪·达希鲁说,卡诺州大部分民众,尤其是农村地区,日常主要依赖木材作为燃料来做饭和夜间照明。
达希鲁有些无奈地说,卡诺州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地脆弱。由于人口增长和生计需求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加剧了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今年53岁的达希鲁是土生土长的卡诺州人,曾供职于尼日利亚农业部,10多年前他出于对家乡受荒漠化威胁的担忧和对环保事业的热爱,离职投身环保事业。他曾多次前往中国参加与治沙有关的培训班和研讨会。
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处于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尼日利亚北部10多个州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侵蚀,受影响国土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3%。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的一个报告指出,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干旱是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障碍。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在还算平整的柏油路上一路向北行驶近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车拐到一条坑洼的土路上,两侧土地沙化更为严重,树木愈发稀少,更多的是低矮灌木丛。在土路上颠簸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项目所在地——卡诺州孔奇区瓜尔迈村附近一片大约4公顷的沙地。
达希鲁说,这个项目去年启动,是非盟主导的非洲“绿色长城”计划的一部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中方合作伙伴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他们从尼日利亚本土10多个树种中选出4种展开试种,并向当地社区示范推广。
他说:“我们现在主要还是研究和示范,当地村民看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学着做。”
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维护人员种植树苗。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达希鲁说,目前项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水,他们曾在附近打了一个水井,但前段时间一场大风摧毁了水井上方的水塔,水井也因淤积泥沙无法使用,目前项目的两名维护人员每天需要从两公里外的瓜尔迈村取水点取水浇灌树苗。
塔米努·拉瓦尔曾是尼日利亚环境部的职员,一年前离职加入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目前带领一名志愿者从事项目的日常维护工作。
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维护人员种植树苗。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拉瓦尔的家在距离瓜尔迈村不远的另外一个村庄,每天早晨,他要到瓜尔迈村叫上志愿者,带上工具在取水点打好几桶水,然后驾驶摩托车前往项目所在地给树苗浇水,并挖坑种树。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他指着面前一个个半月形土坑说,这种形状的土坑方便蓄水,有利于树苗生长。他和志愿者刚种下一棵小树苗,给这片沙地增添了一抹嫩绿。
拉瓦尔说,在沙漠地区种树面临不少困难,除了缺水,还要考虑如何动员当地民众参与到项目中。他说,他十分佩服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在防治荒漠化重大项目上的动员能力。他希望去中国,实地学习中方技术人员的治沙技术。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瓜尔迈村目前有50多户人家,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村庄的道路和一个小广场覆盖着厚厚的黄沙。
项目志愿者巴拉·穆罕默德一家祖居瓜尔迈村,他家屋外种着一棵不到一人高的小树,树干被一个藤曼编织的护罩围着,十分显眼。他说,这是从项目上要来的树种,因为有时候风沙很大,需要小心看护。
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州拍摄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尼日利亚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议组织合作开展的治沙项目所在地。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他说,近些年,村里一些人无法忍受日益严重的风沙问题,前往城市谋生,但还有许多村民眷恋故土,不愿背井离乡。如今这个项目让村民看到希望,更多村民受项目带动,经常自发到项目帮忙,并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树。
通过参与项目,巴拉了解到中国在治沙方面的成功案例。他期待,有一天自己村庄也能成为一片绿洲,尽管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