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1、白粉病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

2、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自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3、防治方法: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4、2、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

5、3、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6、扩展资料:白粉病病菌以闭囊果在桑树干或病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散出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至桑叶上侵入,经8~10天潜育产生白色病斑,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至晚秋形成闭囊壳越冬。

7、白粉病发病最适温度22~24℃,相对湿度在30%~100%范围内孢子均能发芽,相对湿度70%~80%最适。

8、条件适宜时,成熟的分生孢子经2小时即发芽,形成菌丝,25℃经72小时又产生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脱落后,隔3~5小时又形成一批。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