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可持续性正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第9次修订并公布的博物馆新定义,增加的新内容就有“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这个博物馆最新定义其实强调了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最近,沪上也有主题为“美术馆与城市的美好生活”“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社区艺术可持续”等一系列研讨、对谈举办,把“可持续性”这种理念推向广度,引向深入。在这个世界越来越趋于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美术馆,无疑也承担着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使命和责任。


(相关资料图)

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和发展,根据2022年上海市美术馆名录,上海现有100家美术馆,数量之多,雄居全国榜首。如何让这些新建的美术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其实也是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毕竟,无论是场馆的建设,还是艺术作品的购藏,都意味着社会资源在美术馆领域已经作出了巨大的投入。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如何避免内卷?如何树立环保节能的意识?如何开拓美术馆发展的新空间?总之,立足于现有基础,推动美术馆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健康发展,持续不断地输出优质的文化产品,确实是当务之急。实现“可持续性”,美术馆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笔者粗略地梳理了一下,总结为以下几条。

一是找准学术定位,开展美术馆的专业化与品牌化建设。

实现“可持续性”的首要工作,各美术馆要找准自己的学术定位,开展专业化与品牌化建设,从而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的美术馆生态环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尽可能避免重复性、同质化的展览展出。无论展览还是公共教育,都需有品牌意识,同时加强专业化建设,以确保展览的学术品质和展示效果。事实上,品牌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久前,上海博物馆“从波提切利到梵高”成爆款,98天展期里,共吸引42万人次观展,稳居“十大热搜展览”的首位,创下中国博物馆收费展新纪录。其实差不多同期,也有很多珍藏展在全国各地,包括上海各大场馆展出,为何上海博物馆这个展览独领风骚?因为上海博物馆之前就引进过一系列精典作品的珍藏展,比如“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美国艺术300年:适应与革新”等,在观众心目中已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与口碑。再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最大的IP就是“上海双年展”,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同时作为上海向全球展示的重要窗口,每一届“上海双年展”的主策展人、主题、展期的公布,都被当作新闻事件,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瞩目。这些都是深耕之后产生的品牌价值之所在。

二是通过创造性策展,以展促藏,实现创新性发展。

国内除了极少数美术馆场馆拥有丰富的藏品资源外,绝大部分都由于建立的时间较短,收藏经费有限,所以藏品资源不足几乎是所有新建美术馆均面临的难题。有不少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现在上海的美术馆行业是“僧多粥少”,就是场馆多,而优质的展览资源少。一些场馆由于藏品少,同时出于商业的考量,不惜花费巨资做各种引进的特展或者大展。但是,随着特展行业撞车现象的屡见不鲜,其实商业展览的投资风险也在日趋增大,显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但如今的现实是,一方面艺术作品的价格在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各家美术馆的收藏经费依然是捉襟见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国内有些美术馆,比如湖北美术馆,通过创造性的策展,或者品牌性展览的运作,鼓励艺术家或者家属通过捐赠、奖励性购藏、专题展收藏、征集收藏等方式,以展促藏,尽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增加美术馆的藏品资源。湖北美术馆2007年开馆,此后十年间,他们共计收藏作品5085件,2011年这家美术馆被文化部评选为“国家重点美术馆”,成为成立时间最短的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他们以藏品为基础,进而推动美术馆的典藏研究,为后续策划学术性的专题展览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收藏是实现美术馆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是艺术进入社区,建立无墙美术馆,推动社会大美育。

为了推动社会大美育,让全社会都来享受美育的熏陶,现在很多美术馆都尝试着打破原本美术馆的物理空间,让艺术进入社区,建立无墙的美术馆,让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为更多的民众所共享。但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美术馆没有对特定社区进行相对深入的在地性研究,只是把原本美术馆展览的简易版或者藏品的图文打印版放置到社区中去,做了些表面文章,没有跟社区产生逻辑上和精神上的链接。几乎等同于通常所谓的群众文艺,没有显现出美术馆参与社区艺术建设应有的学术高度和审美品质。

事实上,艺术进入社区,不是简单的移植、不是做填空题,也不是做加法,而是应该介入或者嵌入到社区的肌理中去,与社区的当下与未来产生关系,发生作用。所以,艺术进入社区,前提条件是先要做好基础性的在地研究,了解和尊重社区的历史和当下。同时,策划的理念非常重要,这样的策展不只是组织者,而是具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实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作品必须是一种带有在地性创作特性的,是对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居民群体的特质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回应的,并能与社区建立起内在的逻辑关联。我想,这样的社区艺术才是有效的、有生命的、有力量的、可持续的。在这个领域,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和明斯特雕塑计划,都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们非常重视策展和艺术创作在不同文化情境的针对性,以积极的能动性应对千差万别的区域特点。

四是美术馆的认知和发展理念,须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而改变。

随着数字艺术,各种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传统的、静态的、实体的展陈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就促使美术馆不得不思考新的展陈方式来满足这些新兴艺术形态的需求。其实,也给美术馆的策展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当代艺术的创作实践在不断倒逼策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数字艺术的介质是数字技术,所以,它的展览形式是电脑、网络、显示屏,这些天然都具有虚拟化的特性。与我们过往强调展览现场,强调作品的实体性特征的线下展览完全不同。因此,线上展览与线下展览,应该是两种完全不同策展思路和呈现方式,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利用数字科技,做到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美术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另外,对美术馆的认知和发展理念,应该随着艺术创作实践与策展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不断地作出调整,不断探索展览美学的未来性与展览语言的可能性,以适应艺术创作急剧变化的现实。

五是艺术创作与展陈方式,要提倡节能环保。

现在大型的当代艺术展览,如果没有几件体量巨大的装置作品,似乎就说不过去。再加上,如今流量经济时代,装置作品常常成为一个展览的网红打卡点,这驱使着当代艺术展览普遍呈现出景观化的现象。景观化的背后是美术馆展场内大量的基础搭建,以及装置作品所需的数量众多的物质材料。在短则半个月,长则三个月的展期后,这些基础搭建和物质材料通常都会被拆掉,展场外堆积如山,蔚为壮观,最后被当作短时间内一次性消耗物品垃圾处理掉,从环保角度上来讲,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节能环保的价值理念其实需要从小引导和培育。在近期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第六届“初芒计划”中,我们发现在老师们的积极引导和教育下,小朋友们有意识地利用生活的废弃物,比如纸板箱、小碎木、一次性餐具、无用的光盘等创作作品,很多作用表达出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态环境的担忧。我想,这种环保的意识是一颗有益的种子,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过去那些熟视无睹的观念和做法,从而走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傅军,作者为艺术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