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票京郊网红打卡点中,或许没有哪处地点,能比房山高庄村的“翡翠湖”更“出片儿”,甚至不必修图。距离市中心70公里,靠山吃山,两千年的汉白玉开采史,曾让这里成为北京甚至全国最负盛名的汉白玉之乡。在开采停止后,无心插柳出这处还未经商业开发的“野生景点”。除了要付出必要的时间与路途,打卡这里,还需要一些与这片水域的“缘分”,只有在出太阳的好天气里,翡翠湖才愿意露出她澄澈的本色,展现出浮光跃金的瞬间,以及瑰丽明艳的风采。
打卡地点:房山区高庄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打卡亮点:“小九寨”“挪威峡湾”“蓝色之眼”
提醒:“野生景点”无应急能力,平均水深60米,千万远观,同时该地禁放无人机
一汪碧水翡翠湖。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用不着滤镜 220亩碧水自带“美颜”
社交媒体上,所有分享过房山高庄村“翡翠湖”照片的网友在收获无数赞美前,都会先经历一波质疑,“水真的是碧绿色的吗?”“确定没加滤镜?”有网友曾经直接将话题引入一场“坦白局”:只给人开了美颜,真的没对景色下过手。
翡翠湖边,前有芦苇点缀,后有远山相映。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这里确实有一片无须滤镜加持的景色,220亩的水面,呈现出均匀透亮的蓝绿色,近处,到了四月仍然一片金黄的芦苇荡点缀在湖边,远处高耸陡立的岩石山壁,如同一片高大的背景板。
最好的打卡时间是有阳光铺洒的大晴天,如果再有一丝可以把水面吹皱的微风,那就是老天爷给了十足的面子,一汪碧水似乎能在这一刻凝结成一大块晶莹的“果冻”。等过了晌午,或是接近日落时分,阳光错开些角度不再直射湖面,就又能看到如金子般的光在水面波纹间跳跃。
水面上映出金子般的光。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网友将这里称作“翡翠湖”。起初,高庄村村民老周也是听了旅友们的介绍,才知道家门口的这片湖有了新名字。当然,老周还听过“小九寨”“挪威峡湾”“蓝色之眼”之类的别称,那些名字里,不是带着些洋气,就是带着些“珠光宝气”。
汉白玉故乡 曾为故宫颐和园的采石地
搁在七八年前,老周想不到村里哪处景儿能用到这些好听的名字。但那时,高庄村也绝非默默无闻。
在被贴上“京郊翡翠湖”这样的标签之前,高庄村就因汉白玉闻名遐迩。这里有约两千年的汉白玉开采史,尽管这里的汉白玉矿2017年已经关停,可至今,在村口的影壁墙上“汉白玉的故乡”六个红色大字依然耀眼。老周说,村里的汉白玉纯净、细腻,非其他产区能够相比,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天坛,几乎但凡是著名景点建筑里的汉白玉,都出自高庄村。
现如今,人们看到的翡翠湖,实际上是开采汉白玉留下的矿坑,那如刀切般整齐的山体截面,就是人工开采留下的痕迹。
湖边峭壁上,都是曾经开采汉白玉留下的痕迹。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当时要想采出好的汉白玉,就得往深扎,矿坑最深的地方得有八十米左右,浅的地方也有五六十米。”老周说,开采的深度远比地下水水位要深,所以当年在生产采石时,工作人员要不间断地排水。他记得,六七年前,随着汉白玉矿关停,地下水水位恢复得很快。没过一段时间,在矿物质的加持下,这片矿坑便逐渐显现出瑰丽的样貌。一年前,专业的潜水队还来勘测过水下的情况,“听说坑底钢丝绳、仪器、设备都还在,坑里的情况非常复杂。”
勿靠岸边 打卡时别让村民提心吊胆
从前高庄村有名,一车一车的汉白玉从这里运往城里,现在的高庄村也有名,一车一车的人,从城里抵达村边,被采矿“遗址”所吸引。
老周高兴有那么多人来,这意味着高庄村的名气,不再像从前只局限于“建筑圈”“古建圈”。随着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文旅的火热,说不定能为这个京西村庄真正获得一次“跨界”的机会。但他有时候又怕太多人来,因为在为这片景色心醉的同时,他又知道按照旅友们“不走寻常路”的打卡方式,这片水域也总有一些潜在的风险。
老周拿着他的小喇叭,在湖边提醒游客安全打卡。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我们这片水域的水岸边是没有浅滩的,万一人多出现拥挤,岸边不会有任何能承受踩空的缓冲,平均60米的深度,得有二三十层楼高呢。”这些日子里,老周最上心的一件事,就是在水岸边日复一日地提醒那些手脚并用、爬坡翻墙想要靠近水源的到访者。他说,每每看到那些为了拍照以身犯险的年轻人,心里就急得火烧火燎。
一湖碧水边,老周一站就是一天,有时候他就像那些旅友团队的“编外人员”——旅友们到了,他就上岗,旅友们走了,他也回家。在装备上,老周戴着个标有“监督员”三个字的红箍,扩音喇叭从没离开过他的双手,“碰上周末人多,我这小喇叭还真不禁用,喊不了半天就没电了。”
“我也看了,网友们算是把我们这里研究透了,所有入村的攻略都挺全,也说不清都是跟谁学的。”老周把玩起手里的小喇叭,抬头说,“我们当然欢迎大家来,更希望大家能高高兴兴到来,平平安安回家。”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