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指的是第九个九天,即是惊蛰节气,也是三月的天气。“九九”指从冬至日开始的“一九”、“二九”、直到“九九”,此时节气已过惊蛰,春天已经变暖,万物复苏,天气晴明,故称“艳阳天”。现在一般说的艳阳天是形容一种天气的词,意思是明媚的春天。
“夏九九”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幸的是,它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九九艳阳天”中的“九九”不是指“九九重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极数,表示最多、最大,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则必将到来。”九九艳阳天“中的“九九”便是冬至日后的第八十一天,正值初春。
古代北方劳动人民的御寒条件较为简陋,同时由于冬天几乎无法进行农业劳作,因此老百姓们一般将冬天视为“熬”过去的。漫漫的冬季,为了打发时间,劳动人民便发明了这个“数九”的方法,将漫长的冬天分为九个阶段,编成谚语,自得其乐,“数九”的习俗也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