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有了书籍的交换和贸易,出现了我国早期的书店,揭开了我国出版发行史的序幕。那么古代的书店叫什么呢?
1古代的书店叫书肆。
2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此外各朝代还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它即刻书又卖书,这些名号,除统称书肆外,宋代以后统称为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
西汉末年又有了二手书交易市场。王莽为了招揽士人,将儒学博士名额扩大五倍,并且征召各行业的才士来进京讲学,长安成为知识分子聚集地。为了让学生求学方便,于是在太学附近的槐树林里设立一个定期交换书籍的露天集市,被称为“槐市”。这个“槐市”与一般的“书肆”不同,交易地点、交易对象都比较特定,是政府弘扬儒学的产物。
因为书籍材料的限制,当时的书店,应该不会太多。考古发现在西汉初年就有了古纸,即不晚于前118年的西安“灞桥纸”。但要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才开始慢慢普及。所以西汉乃至整个汉代,图书仍是以竹简和缣帛为主。缣帛价格昂贵,自然不在流通之列,所以书店里卖的,应该都是简书。但就算是竹简,因为材料工序,成本也不会太低。
灞桥纸
所以在当时,尽管有了书店,但还是很多穷学生买不起书。不过也不要紧,有的老板比较大方,不会说“非买勿动”。大思想家王充年轻时,因为家徒四壁没有书,所以经常到洛阳“市肆”去蹭书看。看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不知不觉就看完了“百家之言”。还有“以贩养读”的,东汉末年的尚书郎刘梁,年轻时想读书又没钱,于是心生一计,一边卖书一边读书。
可见,当时书店的书品种比较多,不限于儒学,也有百家之言。王充本人所作的《论衡》,由于与当时的正统儒学格格不入,所以流传不广。东汉末年大文豪蔡邕对此书颇感兴趣,皇家图书馆自然不会存有此书,蔡邕经过多方探求,终于在吴越一带的书肆才购得此书。这也是书肆的一大价值,除了传播官学、便于学生之外,也为离经叛道的书籍传承作出了贡献。
至于当时可以买的书,当然不能与今天比,《读者》《知音》《故事会》通通没有。然而,从《汉书·艺文志》看,当时皇家图书馆收录的38种596家著作中,大部分图书今天已经失传了。比如《汉书·艺文志》的《吴孙子》有82篇、图9卷,但是今天的《孙子兵法》和《史记》记载一样,只有13篇,而没有图。这还不算民间收藏的,所以书店卖的书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