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家说,很早以前,汉江岸边有个穷秀才,考了十多年也没考中举人,迫于生计,就在汉江边找了一片荒地上种植果树。
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这些果园渐渐成了气候,每年春天,桃花先开一片红,梨花后开一片白,好看极了。
秀才给果林起个雅名,春园。
每当桃熟的时候,周围的孩子纷纷跑来偷桃子,秀才心地善良,不但不责备这些孩子,还主动送桃子给孩子吃,让他们坐在桃树下,一边吃果子,一边读书认字。
渐渐地,果园成了学堂,很多孩子都慕名而至,恳求秀才教他们读书识字。
秀才来者不拒,索性自己掏钱盖了几间房子,办了一个学馆,把一生才学倾囊相授给这些孩子。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其中有一个最有出息,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成为了翰林院士。
这一下,秀才的名声传遍了十里八乡,连襄阳知府都惊动了,亲自前来拜访,请他到城里,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当先生。
秀才舍不得自己的果园,更舍不得那些穷学生。即便知府拿出重金,也不愿离开。无奈之下,知府只好把两个儿子送到秀才的果园,请他费心,培养成才。
秀才想了想,提出一个条件,要他给知府公子教书可以,但必须给他管教处罚大权,不然另请高明。
知府一口答应,送给秀才一把戒尺。但凡儿子不听管教,任凭打骂,绝无怨言。
然而……
知府的两位公子可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叫怀桃,老二叫怀李,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脾气乖张,性格暴戾,为人浪荡令人不齿。
这些年,为了教好这两个儿子,知府绞尽脑汁,然而不管是哪个教书先生,都干不了一个月,就被这两个“逆反”学生气得脑壳痛,拂袖而去。
这样的学生能教好吗?
话说,知府刚把两个儿子送到春园,秀才就来个一个下马威。让知府种上一棵桃树,栽上一棵李树。而后用戒尺狠狠地打了怀桃三下,又打了怀李三下,厉色地说:“您父亲种的两棵树,结不出桃,挂不出李,不准回去!”
这个下马威可吓着了怀桃、怀李,吓得连连点头,不敢多说一句话。
秀才冷声哼了一声,也不多言语,扔下锅碗瓢盆,让两兄弟在春园自力更生,如果擅自离开,又或者让人代劳做饭,就打断他们的狗腿。
说完,秀才冷脸扬长而去。
既怕秀才的威逼,两人只好学着生火做饭。可第一天,两人就跌了一个大跟头,满面被烟火熏得如同黑炭不说,饭也糊了,只能饿着肚子硬挺了一宿。
到了第二天,两位公子放下身段,求秀才老师换洗衣服,吃口热饭。秀才当场变了脸,拿起戒尺就将两个兄弟狠狠揍了一顿,打得他们哭爹喊娘,拱手求饶,这才罢手。
没办法,两兄弟只好自认倒霉,含着眼泪饿着肚子,皱着眉头和一群穷学生坐在一起上课,然后生火做饭,咬牙切齿诅咒先生不得好死,等自己将来考中了进士,一定将他碎尸万段。
秀才站在隐蔽处,目睹整个过程,也不生气,只是苦笑摇头,悄悄离去。
一转眼,七年过去了,知府种下的桃树和李树都结满了果实,两位公子也学有所成,先后考中了秀才和举人,没有了当年的傲气,只有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大考临近,两位公子毕恭毕敬给秀才先生磕头,依依不舍离开了春园进京赶考,双双考中了进士。对秀才先生更加满怀感激,商量着衣锦还乡,拜谢他们的老师。
六月初六这一天,两人两手写下“春园桃李”的金匾,带着成箱的金银珠宝,回到春园,跪谢秀才先生。
秀才笑哈哈地将两位得意门生扶起来,不要金不要银,只是收下那块牌匾,挂在学堂之上,而后让他们摘水果,送给其他穷苦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就这样,秀才先生的名气更大了,无数人纷纷而至,拜在他的门下当学生,人们就夸他是“桃李满天下。”
就这样,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每年六月六,学生都要拜谢老师,给老师送礼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而老师也会回馈桃李水果给学生。
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由来。
绿野追唐裴。出自宋朝陈宓的五言律诗《谢朱宰赋南园二十韵》,“青玉不足报,愿公坐中台。桃李满天下,绿野追唐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