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记者梳理发现,新基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潜移默化中正在影响着工作与生活,发生地,就在武汉。
■温度、水量、容量越来越个性化
酸奶机、煮蛋器、电饭煲“更懂我了”
“数字经济的一个前提就是数字新基建,数字新基建的作用,相当于延伸人的五官,让五官都达到‘千里眼、顺风耳’的效果……千千万万数据符号化,然后传到网络节点上,让感知随时随地被体察、回应和关照。”武汉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物联网产品研发和智能器设计业务。当前,亚为正在和家电企业合作做一场引领小家电领域的“革命”。
从酸奶机、煮蛋器到多功能多士炉、迷你电饭煲等,都能很好地解决单身人士的“一人食”需求。“但即使一个人,也不能含糊,因为个体需求也有极大不同。”王瑞介绍,通过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技术和APP助手,一方面实现工厂生产的智能化、无人化,另一方面实现远程操控,使用久了,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助式工作。
数据反馈到工厂,还能为下一代产品的研发迭代提供依据,“比如电饭煲,什么人群什么时间段最喜欢使用,更精确的容量,更适合用户‘胃口’的功率设计,更精准的饮食习惯,例如温度、水量的把控等,最终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柔性化生产”。
■建模“画像”让传统行业标准化生产
大数据探寻葡萄酒“秘方”
中国葡萄酒自古有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大家耳熟能详。但目前,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突出的品牌优势。
葡萄酒七分在种,三分在酿。葡萄酒的品类区分极其复杂,涉及产区、年份、葡萄品种、颜色等数百种差异,目前主要依托海外酒评家的评分标准。
口味的差别,能量化吗?
“可能从品酒文化上我们还难以建立自己的体系,但借助于大数据,从种植源头上可以更精准地盘盘‘家底’。”在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小军向记者介绍了通过大数据模型搭建是如何为中国葡萄酒“画像”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专业团队采集中国9个葡萄酒主产区42个酒庄(或葡萄园)的葡萄果实,和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合作,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酒主产区真菌菌群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我们通过采集及分析海量气象数据的方法,与高校团队结合气候、土壤、湿度等不同类别的风土指标,构建专业模型,发现真菌菌群与葡萄汁中多酚含量的关联性。”杜小军说,这好比发现不同葡萄酒的“秘方”,未来就能标准化生产。
杜小军介绍,东湖大数据原创的认知计算算法和模型还曾开发出小场景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数字招商平台、能源科技创新应用等项目,与50余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展开合作,目前企业保持年均80%以上增速,2021年营收超2亿元,今年一季度以来,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翻番。
■戴上VR在外太空来场“脱口秀”
算力在文化创意贸易会展领域也大有可为
“在一些大型活动开幕式上,我们已经领略到了裸眼3D等技术手段的魅力,这些都离不开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支撑。”武汉泽塔云董事长查乾介绍,算力网络建设进入快速成长期,泽塔云正在加快国产的“CPU+GPU”的双算力云计算平台产品研发,尤其注重在数字时尚设计、卫星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工业设计仿真等领域,为用户打造涵盖云计算、云存储和数字孪生的下一代数字化业务生产场、试验场。
“除了在工业领域能快速实现产业数字化,算力在文化创意、贸易会展等领域也大有可为。”查乾介绍,受疫情影响,数字化文化消费逆势上扬,有很多场景,都可无接触实现,甚至创造新的消费机遇。
他介绍,通过云渲染技术支持,虚拟形象能化身在同一个虚拟现场,普通人通过手机就能马上进入沉浸式3D演唱会,甚至能深度交互,观众甚至能在“现场”跟演出嘉宾、其他观众一起又“蹦”又“嗨”。
“还有一些交互性较强的商贸活动,如交易会、博览会,都可以借助算力,让展品以更加活泼的方式‘动’起来,观展人戴上VR或AR设备‘试用’,而展出也能突破时空——在长江上办‘博览会’,甚至以外太空为背景做一场‘脱口秀’,都并非不可能。”
查乾介绍,“虚拟人”举手抬足间“宛如真实”、交互展品上天入地时仿佛“身临其境”,每一帧、每一秒,都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通过与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中科曙光等合作,企业会将更多算力引入武汉,目前,企业就正在与相关方面合作,举办文化创意类活动。
(记者 李佳)